水污染觸目驚心 村民不吃自己地里種的農產品
2014-02-25 11:39:29
記者近日在河北子牙河水系的滹沱河、滏陽河等主要河流調研時發現,“有河皆干,有水皆污”已經成為這一流域的普遍現象,特別是在一些“重災區”,污染觸目驚心,許多群眾反映“水不能喝、氣不好聞、地不能種、因病返貧”,由水污染引發的矛盾日積月累,帶來了一些社會不穩定因素。
在家不能開窗外出不敢喘氣
“蚊子來得早,去得遲,做啥飯都不香。”記者在冀州市邵村溝邊采訪,許多農民對污染之痛難以言表。市水利局有關負責人說,邵村溝主要接納上游辛集和晉州的污水,污水長年積存在村邊的大坑里,滿溝黑色,臭氣熏天,村民在家不能開窗,外出不敢喘氣,污水澆地死苗現象時有發生,全村各類病人迅速增加。
河北省環保局局長楊智明說,子牙河水系平原地區基本沒有天然徑流,基本喪失了稀釋自凈能力,生活和工業污水排放量較大,55%以上河段為劣Ⅴ類,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,對兩岸村民飲水安全乃至健康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。記者驅車在石家莊、邯鄲、邢臺、衡水、保定等地采訪,所過河流均污水橫流,基本無清水過境,不少地方還能看見不少或明或暗的排污口噴涌著各色污水。
在著名的皮革之鄉——辛集市皮革工業園附近,記者問一位正在用污水澆地的農民是否吃這地里的莊稼時,他告訴記者:不怎么吃,賣了再去買糧食,眼不見為凈嘛。衡水市副市長趙長河說,衡水干旱缺水,滹沱河土壤以沙質為主,境內外排入河內的污水全部下滲。雖無徑流,但污染嚴重,沿岸的安平、饒陽兩縣已有3000多眼淺水井受到污染,150多眼深機井水質不同程度受到污染,沿岸10多萬人發生了飲水困難。
記者在黃驊市歧口村采訪時,村民劉樹槐哭著說,今年一次污水下泄毒死了他養的蝦蟹,一次損失就達40萬元。滄浪渠是橫跨冀津兩地入海的一條重要排瀝河道,長68公里。天津大港區、河北黃驊市的干部群眾反映,十幾年以來,上游特別是滄州市部分工業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河道,對兩地沿河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,沿河不少村民一年四季不開窗,夏天一屋子臭味;污水使兩岸農田部分絕收,養殖的蝦蟹等經常大量死亡;沿岸村民病亡率遠高于非受污染地區,不少村莊在河上建立了攔污壩,以阻擋污水的侵襲。
警惕水污染帶來“次生矛盾”
2005年河北環境狀況公報顯示,由于水資源匱乏,部分地區農民使用污水灌溉,全省污水灌溉面積為52356公頃,累計廢耕農田面積94公頃。全省去年農業污染事故共發生35起,污染耕地面積2100多公頃,造成農產品產量損失23621噸,損失金額達到了676萬元。
記者在河北四市采訪時,基層干部群眾說,我們都能直接看到水污染帶來的直接危害,但它帶來的群眾負擔加重、對政府不信任等次生矛盾后果更為嚴重,而且有可能引發惡性事件。據記者了解,許多污染重災區地下淺水已基本不能飲用,只能靠打深水井維持生產生活所需,動輒三五百米乃至800多米,一個村至少一眼機井,每眼井所需至少十幾萬,而且因污染連連報廢,給農民增加了負擔。不少地方“政府撥點、群眾湊點、上級要點”才勉強保證群眾飲水安全。
楊智明說,河北平原河流基本沒有徑流,不會發生大的環境惡性事件,但是這種污染是慢性的、潛在的、廣泛的,也是非常可怕的。據了解,因污染造成的上訪事件時有發生。許多污染重災區村民有不少甚至成為長達10余年的“環保老訪戶”。一些地方還曾發生村民封堵污水河事件。
“污染是相互的,不是說離我們遠就不存在了。許多污染區癌癥高發,污染肯定是重要因素,有些污染的后果,現在看不出來,將來就明顯了。”石家莊經濟學院教授龐其清說,不少村民為減少成本用污水澆地,自己不吃自己生產的農產品,賣到城里。城市污染了農村,農村反過來又在污染城市,我們應該制止這種互相的“自殺式慢性中毒”。
近年來,各地加大了城區“龍須溝”治理,還有一些人造的城中河、城中湖等,清水常流,市民流連忘返。但一出城,水變色,味變臭,城里城下兩重天。一些專家指出,城市把污水排到鄉下,自己花大錢治污修景,這種城鄉差距,會使廣大農民心理不平衡,由此產生對政府的不信任感。因此,治理水污染也必須兩手抓,兩手硬。
水污染“以鄰為壑”現象嚴重
河北省政協子牙河水系水污染考察團在總結時認為,子牙河水系的滹沱河、滏陽河等,目前已成為河北河流中環境承載能力最差、環境敏感程度最高、水污染最嚴重、跨區域污染最多、水污染防治最艱巨和最緊迫的河流。
“必須狠抓水污染治理,建立一個有統一領導的協調機構,全面協調跨流域水污染治理。否則,后果不堪設想!”許多專家認為,這一流域生活著2000多萬人,涉及邯鄲、石家莊、衡水、邢臺等市,水污染“以鄰為壑”現象非常嚴重,上游排污發展,下游納污受災。受行政區劃、環保意識差等因素的制約,不僅本地難以治理,跨流域治理步調更加難以一致。
不僅要跨區域治理,還要建立“污染補償機制”。許多專家指出,應建立區域性污染補償機制,上游發展經濟污染了下游,就應該以某種形式補償下游。同時,下游地區參加上游地區的環評工作,并嚴格實施一票否決制度,形成上下監督的機制和體系,改變污染“以鄰為壑”的現象。
目前,環境違法成本仍然較低,處罰太輕。與此相對應,是環境執法的“軟肋”。邯鄲市環保局副局長王君清說,幾乎每個縣都有數十人至上百人的環保隊伍,吃財政飯的寥寥無幾,沒錢環境監測設備就買不來,有的環保單位只有人沒有設備。靠罰款、吃排污費現象屢見不鮮,執起法來腰桿不硬,關閉違法企業還得地方政府下委托書,必然與地方領導發展經濟的愿望相悖。(記者楊守勇周潤健)
來源:三污防治網
- 上一篇:中科院: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僅2成可直飲
- 下一篇:凈水行業前景廣闊 加盟派斯不二之選
相關閱讀
- 中國5成城市地下水污染嚴重 3億農民飲水不安全2013.02.20
- 地下水污染調查:山東部分企業將污水直排地下2013.02.20
- 上海突發水污染事件 居民撤離區域停水2013.02.21
- 山西現苯胺泄漏 邯鄲因山西水污染大面積停水2013.02.21
- 盤點全國各地水污染事件2013.02.22